2025年4月8日上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党总支与中共浦城县委河滨街道工作委员会共建座谈会在主三#909会议室顺利举行。浦城县河滨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核,街道纪工委书记、监察组组长叶静,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尹理洪,街道党政办副主任马情如,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组织部、统战部部长赵留鹏,工会副主席、设计与创意学院院长助理张倩倩,人文与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易欣,人文与传播学院乡村振兴研究与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郭娟,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工党支部纪检委员李建明等到场参会。座谈会由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院长助理、工会主席、资产与后勤管理部部长廖智军主持。
本次座谈会以“党建引领聚合力 校地协同促发展”为主旨,旨在通过组织共建、党员共育、活动共办、难题共解、资源共享等举措,探索乡村振兴与校地合作的创新模式,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会议伊始,廖智军代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向浦城县河滨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核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办学特色与发展成果。他指出,作为一所扎根漳州、服务地方的应用型高校,嘉庚学院始终秉持“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浦城县的地缘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希望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双方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中探索创新合作模式。
李核深情回顾了河滨街道的发展历程,系统阐述了街道在基层治理、红色文旅、非遗保护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他特别提到:我们拥有浦城中央苏区纪念馆、廖俊波家风家教展示馆等宝贵资源,希望通过党建共建机制,充分发挥高校智库作用,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火起来',真正实现惠民利民。
赵留鹏重点推介了人文与传播学院的专业优势,他希望能够通过加强沟通交流和党建共建等方式,充分发挥我校人文与传播学院的平台优势以及其他各院系党支部的协调联动,丰富和发展校地党建共建内容和形式,助力浦城县河滨街道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服务乡村振兴。
张倩倩以设计案例为切入点,提出通过环境艺术改造提升古村落品质的具体方案,并分享了近年来我校设计与创意学院通过党建引领,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她希望通过环境设计、城市规划等特色专业的优势,在古村落保护、非遗传承等方面形成更多成果,促进更多合作项目落地,优化人居环境,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易欣则从乡村振兴全局出发,分享了近年来我校人文与传播学院在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国家战略中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浦城县有着悠久的历史、优美的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红色资源,他希望以此次党建共建为契机,发挥我校在人才、科研、文化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结合河滨街道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实践场景,建立常态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文化资源向经济价值转化。
在交流讨论环节,叶静、尹理洪、郭娟、李建明等先后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发言,为此次党建共建建言献策。经过充分交流,双方代表正式签署共建协议书。
廖智军为座谈会做了总结发言,他希望此次座谈会能够打破地域壁垒,架起校地合作的桥梁,真正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共同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座谈会结束后,与会人员参观了人文与传播学院科教平台与实验室,直观感受我校在数字媒体、文化传播等领域的技术实力。